2023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人员”发布

时间: 2024-04-25 09:04:56 |   作者: 江南APP官方网站登录

产品特点: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等六部门开展了2023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人员”选树宣传活动。杨建荣、王伦旺、邓家刚、翁敦贤、罗贞、罗阳林、刘昌业、郑志明、蒙科祺、李新献10人获授予2023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人员”称号。

  杨建荣等10名优秀科技工作人员,他们践行和传承科学家精神,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科普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集中展现了我区科技工作人员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克难攻坚、勇攀高峰,把论文写在八桂大地上的时代风采,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科技工作人员的智慧和力量。

  近日,科界榜样——2023广西最美科技工作人员发布仪式在广西广播电视台举行,对2023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并向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人员”先进事迹。

  杨建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他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科研工作20余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科技重点研发等8项,总科研经费36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7篇。

  他深化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区域医疗卫生科研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胆创新医学理念和实践,探索推进主动健康新概念新内涵,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抓好医疗成果转化,多项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医院为人民。”他以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善于解决困难,敢于面对挑战,敢为人先,勇敢去尝试,带领专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施国内首例HIV儿童肾脏移植手术,积极帮助患儿申请慈善救助基金,让患儿恢复健康重返校园。牵头成立了多学科健康管理团队,为健康广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热爱泥土的芬芳,热爱为之奋斗一生的甘蔗事业,从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甘蔗育种研究,36年如一日,将全部精力和热情奉献于农业科学技术事业中去,用自己的光亮照亮我国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航向。

  他把对甘蔗良种的执着与热爱,践行到每日忙碌的研究工作中,始终坚守在试验研究、技术培养和训练和良种繁殖推广的最前线。他带领团队培育出以桂糖42号为代表的桂糖系列甘蔗品种,连续多年广西和全国种植培养面积最大,促使广西糖料蔗出糖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他带领的甘蔗育种攻关团队在育种技术和育种成就上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他忠诚践行推动产业进步、忠实为民服务的使命,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为保障国家食糖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良种和技术支撑,为蔗农脱贫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他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成绩非常显著,创建广西第一个中药药效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全国第一个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技术平台和研究体系,全国第一个“海洋中药学”学科。

  他获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主持编制了玉林市和金秀瑶族自治县中医药瑶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救治新冠病毒感染方药深受患者欢迎;带领团队与东盟国家开展传统药物合作研究,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和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提供了有益范式。

  他投身中医药事业40余年,始终把“科学技术创新要服务民生为中心”作为动力和方向,始终致力于广西民族药资源开发。他常说“作为一个中医药人,一定要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中有所作为,一定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人民的健康福祉服务”。

  他从业25年,一心钻研技术,不断开拓创新,练就看家本领,巧手托举解决工程勘测考察上千难题,获得“全区工程地质勘查岩土工程技术状元”、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等称号。

  他矢志攻坚创新,铸就独门绝技,带领团队利用地质雷达技术精准检测南宁地铁建设中盾构管片壁后注浆效果,填补国内该领域多项检测技术空白,护航南宁地铁安全运营,创造上亿元社会经济效益。

  他不畏艰难险阻,工作勤恳能干,两度被派往百废待兴的安哥拉负责工程勘测考察技术合作项目,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作风,赢得了合作单位及客户的好评,为中非友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发挥技术优势,厚植为民情怀,躬身为民找水打井惠及上万群众,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连心桥。

  她自从到特检院工作以来,始终奋战在检验研究工作一线。她首次提出加权有效速度积分法,研制的多功能电梯能效测试仪,避免了检验测试过程中多次搬运数吨砝码,将检验时间由两小时缩短至十分钟,为保障电梯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她开发的电梯智慧监管大数据云平台,以及设计的施工升降机解困装置,三年来共处置电梯困人事件5585起,解救群众11357人。

  无数个被救的生命背后,离不开她凭借着顽强毅力加班加点,牺牲了一个又一个节假日。她在怀孕期间,坚持到生产的前一天还在加班工作。她牵头实施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在日常科研中吸纳不一样的层次人员参与,为广西特检行业带出了一支具备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实现了科学技术创新与人才驱动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锐意进取。作为研发员,公司安排他从人造石基础工作开始做起,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工作安排,在人们认为脏累活多、工作琐碎麻烦、短期不易出成绩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竭力为推动我区碳酸钙产业绿色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从组建研发团队、培训小组成员、完善部门规章制度入手,带领团队勤奋钻研理论知识,注重知识更新,不断的提高创新水平。

  他在利升石业长期奋斗在生产及科研一线,在人造石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先后开发人造石微波快速固化、方料式无机石生产、人造岗石固体废弃物制备新型绿色建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困扰行业许久的“卡脖子”问题,为人造石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刘昌业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控制与软件首席技术官、正高级工程师

  他带领团队自主开发行业首款100%国产芯片EPS控制器,解决了国产芯片控制器软硬件开发重大技术问题和产业化过程难点问题,实现3天锁定方案,8天锁定功能软件,14天量产,彻底打破了进口芯片和国外技术的枷锁。

  他心怀科技报国理想,潜心专研,主动作为,带领一支自主研发的科技队伍投身广西“一二五”工程一线工作,与难题较量,以严谨破题,打赢技术攻坚战。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用汗水铸就辉煌业绩,推动企业在新领域创新发展。

  他说,作为科技工作人员,理应担当时代使命,要在新时代创新创造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要扛起时代重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解决进口“卡脖子”问题,为老百姓的车装上“中国芯”,为“破局变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他从事钳工工作25年来,始终扎根生产一线,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他利用手工锉削可将零件尺寸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手工划线钻孔孔的位置度误差可控制在0.02毫米以内,各种复杂设备、精密设备在他手里都能完成。

  他瞄准新技术前沿,从机器人编程、控制技术学起,再到机器人设计制造,经过苦学探索,硬是啃下了《机器人编程》等十几本书,成为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土专家”。

  他悉心教授徒弟,丝毫没有保留地把“独门秘籍”传给他们,每年还免费授课200多课时,先后带出高级技工、高级技师、公司特聘专家等9人,带动了近80人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研制出性能达到进口设备同等水平的国产设备。

  他时刻秉承工匠精神,默默奉献,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着新时代“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匠风采!

  蒙科祺 南宁市科技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南宁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研究馆员

  他一直从事科学传播、科普教育和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工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

  他在科学技术创新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留心、发掘身边的科学,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他耐心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训练孩子们敏锐的眼光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他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考虑新颖性、社会性以及综合性进行构思,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他研究成果效益显著,有效促进了科学传播、科普教育和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发展,主持课题研究12项,出版著作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指导学生获奖300多项。他经常应邀到各地开展科普活动、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等科学传播活动,突出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作为公司液压技术带头人,他同时肩负着公司重大新产品的液压系统模块设计和调试任务。在设计研发阶段,经常为了赶进度加班加点画图和编制技术文件,天没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到家,有时周五晚上到周日连轴转。海上调试期间,他在船上睡眠质量极差,每天往往只能睡3-4个小时,还需要面对严重的晕船问题,所有吃下肚子的东西都被吐出来。

  无论多困难,他从不抱怨。在他看来,为了把质量上佳性能优异的产品交付到用户手中,使它们尽快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作用,个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敬业的精神,他在海洋平台起重机、大型海上风电安装起重机、跨海桥隧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等研发方面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为公司全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关键重大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国产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